这个清明中华遗嘱库发布白皮书“00后”已开始立遗嘱了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983次 时间:2021-04-05
中华遗嘱库今天(3月19日)正式向社会发布了《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截至2020年底,中华遗嘱库已向社会提供遗嘱咨询25.6万人次,登记保管了19万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954份。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华遗嘱库暂停线下服务两个月,但全年遗嘱咨询办理的数量不但未受到负面影响,反而出现了一定比例的增长。从数据上看,2020年咨询办理遗嘱人数比2019年增长了12.15%。
△立遗嘱人咨询增长12.15%
“微信遗嘱”受欢迎 一年近7万人留言
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华遗嘱库上线“微信遗嘱”小程序留言功能,在2020年,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由于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市民无法出门办理遗嘱,因此许多人选择了通过在网上写下“微信遗嘱”,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愿。
△“微信遗嘱”保管月份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留下微信遗嘱的人群中,大多数是年轻人群体,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占比38.7%,其次是20岁以下的人群,占比27.4%,该人群中有不少是在读学生。从数据来看,微信遗嘱颇受年轻人青睐,说明了年轻人对遗嘱并不抗拒、反感,反而愿意接受。
△“微信遗嘱”人群年龄分布
△“微信遗嘱”涉及内容分析
立遗嘱趋向年轻化 “00后”已开始立遗嘱
随着人们遗嘱观念的变化,遗嘱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越来越多年轻人已经提前立遗嘱做好财产规划。在2017年,共有73位“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到了2020年,“80后”订立遗嘱总人数达到503人,短短4年期间,一共翻了将近7倍。其中,2020年比2019年增长了2倍多,该数据暴涨,与2020年暴发新冠疫情有一定关系,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
△“80后”遗嘱保管数
据统计,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2018年这个数字是123人;2019年,人数为166人,截至2020年底,人数合计为553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是17周岁。除了“90后”以外,“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了。
△“90后”遗嘱保管数
“90后”人群立遗嘱备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给遗嘱增加了更加丰富的财产种类。从“90后”分配财产的内容中可以看到,81.61%立遗嘱的“90后”处理的是银行存款,有71.54%是涉及到房产。与其他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其一个突出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就是证券基金。
△“90后”遗嘱涉及财产分析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快速增长 一年翻近一倍
根据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2020年间,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中青年的遗嘱总数是4190份。中青年立遗嘱人的总体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从2017年的29.97%上升到2020年的54.12%。其中50—59岁的人群占比最高,占比为31.55%,其次是40—49岁年龄段人群,占比28.24%。
△中青年立遗嘱人年龄分布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中,女性人数要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占比60.72%,男性占比39.28%。说明中青年人群中,女性比男性更有立遗嘱的意识。在区域分布上,以北上广为主要的地区,其他城市数据稍低。各地区中青年立遗嘱人数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疫情下 海外华人立遗嘱意愿最迫切
根据数据显示,从2020年8月开始,海外华人咨询办理遗嘱的人数逐步走高,1月份咨询量仅35人,到12月份咨询量达104人,咨询量增涨3倍。对此陈凯表示:“经分析,由于国外疫情日益严重,使他们开始考虑在其留在国内的资产的安排问题。”
△海外华人咨询遗嘱数据
财产给子女继承比率逐年下降 优先保障配偶晚年生活
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2020年间,遗嘱中所涉及的继承人多为配偶或子女;数据表明,“子女直接继承”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逐年在上升,说明群众开始普遍意识到要优先考虑保障配偶的晚年幸福生活。由孙辈直接继承占比11.67%。选择“子女直接继承”的分配方案有所下降,选择“其他分配方案”的人群比例逐年上升,表明分配方案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
△继承人情况分析
立遗嘱比例不足5% 不少人仍然忌讳遗嘱
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7.5%,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正持续加深,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自中华遗嘱库2013年启动以来,八年间遗嘱咨询量逐步上升趋势明显,共登记保管了190866份遗嘱。主要原因是老龄化和遗嘱观念的叠加因素,遗嘱观念逐步在国人心中得到广泛认同。
尽管如此,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认为,目前中国的遗嘱普及率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相比于全国法院2017年到2019年一审继承案件收案数117937件、141134件和143580件,其中遗嘱案件分别为6006件、6521件和6872件,立遗嘱比例不足5%。
△全社会立遗嘱比例不超过5%
△立遗嘱人咨询增长12.15%
“微信遗嘱”受欢迎 一年近7万人留言
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华遗嘱库上线“微信遗嘱”小程序留言功能,在2020年,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将近7万份“微信遗嘱”。由于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市民无法出门办理遗嘱,因此许多人选择了通过在网上写下“微信遗嘱”,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愿。
△“微信遗嘱”保管月份数据分析
数据显示,留下微信遗嘱的人群中,大多数是年轻人群体,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占比38.7%,其次是20岁以下的人群,占比27.4%,该人群中有不少是在读学生。从数据来看,微信遗嘱颇受年轻人青睐,说明了年轻人对遗嘱并不抗拒、反感,反而愿意接受。
△“微信遗嘱”人群年龄分布
△“微信遗嘱”涉及内容分析
立遗嘱趋向年轻化 “00后”已开始立遗嘱
随着人们遗嘱观念的变化,遗嘱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越来越多年轻人已经提前立遗嘱做好财产规划。在2017年,共有73位“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到了2020年,“80后”订立遗嘱总人数达到503人,短短4年期间,一共翻了将近7倍。其中,2020年比2019年增长了2倍多,该数据暴涨,与2020年暴发新冠疫情有一定关系,作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使得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
△“80后”遗嘱保管数
据统计,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2018年这个数字是123人;2019年,人数为166人,截至2020年底,人数合计为553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最年轻的遗嘱人是17周岁。除了“90后”以外,“00后”也开始订立遗嘱了。
△“90后”遗嘱保管数
“90后”人群立遗嘱备受关注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给遗嘱增加了更加丰富的财产种类。从“90后”分配财产的内容中可以看到,81.61%立遗嘱的“90后”处理的是银行存款,有71.54%是涉及到房产。与其他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其一个突出的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就是证券基金。
△“90后”遗嘱涉及财产分析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快速增长 一年翻近一倍
根据数据显示,自2017年至2020年间,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中青年的遗嘱总数是4190份。中青年立遗嘱人的总体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从2017年的29.97%上升到2020年的54.12%。其中50—59岁的人群占比最高,占比为31.55%,其次是40—49岁年龄段人群,占比28.24%。
△中青年立遗嘱人年龄分布
中青年立遗嘱人群中,女性人数要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占比60.72%,男性占比39.28%。说明中青年人群中,女性比男性更有立遗嘱的意识。在区域分布上,以北上广为主要的地区,其他城市数据稍低。各地区中青年立遗嘱人数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
疫情下 海外华人立遗嘱意愿最迫切
根据数据显示,从2020年8月开始,海外华人咨询办理遗嘱的人数逐步走高,1月份咨询量仅35人,到12月份咨询量达104人,咨询量增涨3倍。对此陈凯表示:“经分析,由于国外疫情日益严重,使他们开始考虑在其留在国内的资产的安排问题。”
△海外华人咨询遗嘱数据
财产给子女继承比率逐年下降 优先保障配偶晚年生活
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2020年间,遗嘱中所涉及的继承人多为配偶或子女;数据表明,“子女直接继承”的比例逐年下降,而“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逐年在上升,说明群众开始普遍意识到要优先考虑保障配偶的晚年幸福生活。由孙辈直接继承占比11.67%。选择“子女直接继承”的分配方案有所下降,选择“其他分配方案”的人群比例逐年上升,表明分配方案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
△继承人情况分析
立遗嘱比例不足5% 不少人仍然忌讳遗嘱
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2.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17.5%,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正持续加深,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自中华遗嘱库2013年启动以来,八年间遗嘱咨询量逐步上升趋势明显,共登记保管了190866份遗嘱。主要原因是老龄化和遗嘱观念的叠加因素,遗嘱观念逐步在国人心中得到广泛认同。
尽管如此,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认为,目前中国的遗嘱普及率仍然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相比于全国法院2017年到2019年一审继承案件收案数117937件、141134件和143580件,其中遗嘱案件分别为6006件、6521件和6872件,立遗嘱比例不足5%。
△全社会立遗嘱比例不超过5%
- 上一篇: 搜狗sogou推广竞价价格是多少
- 下一篇: 中国公有云市场的“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