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团购是电商平台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900次 时间:2021-02-16
近来社区团购闹得沸沸扬扬,我之前提醒抓紧薅资本家的羊毛,果然现在平台上的优惠力度小了许多,幸亏我让家人抓紧采购,囤够了春节前后的物资。别看他们被高层点了名,但资本的力量不可小觑,他们找来一些专家教授为其撰文喊冤,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席彭勃教授就是最卖力的一位,让我们来看看他为资本洗白的方法。
1、挑动情绪的表述
他首先上来就说批评社区团购是不良情绪和道德绑架,不愧是搞新闻传播的,一开口就先给你定性,给你埋了一个隐形认同的种子。然后再说实体小店的困境与网购无关,找了个资本雄厚的连锁店“芙蓉兴盛”推广的“兴盛优选”做个例,来否定千千万万没有资本背景的小实体店所面临的困境,以证明实体店拥抱互联网是多么的正确。这里他是避重就轻,只讲了互联网的好处,却没说要实现这样一个年营业额300亿规模的连锁店需要什么样的资本条件以及背后看不见的硬件条件。
2、偷梁换柱的话术
然后他又说新技术的兴起虽然能消灭一些岗位,但又能产生更多的岗位。他说这话要么不懂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是多么的复杂,并不是靠一个新技术就能改变的,它需要千千万万的个体和条件共同促成的;要么他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反正社会震荡也侵害不到他的利益。
3、不食人间烟火的叫兽
最有意思的一段是他说那些失业的小商贩可以去开社区小店,前面还说互联网干掉了一大批实体小店,后面又说可以去开社区小店,这样前后矛盾的话你们信么?他的理由是社区小店可以加盟互联网,赚取订单提成,同时还能形成转化率为20%的二次店内购买。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教授,你知道如今的房地产吸食了全社会多少血么?你知道房租有多贵么?你知道你那所谓的转化率连5%都达不到么?你知道有些货是需要你押款囤货还有账期的么?你知道一个小店的位置是如何选择的么?这些我都亲身探店调查过的,比你了解的多。等你们将全国社区的居民数据都拿到手之后,就该将这些小店踢开,自己再开连锁店,垄断12亿低收入群体的活路了吧?
4、不做社会调查的砖家
另外,这位教授又说失业人员可以换工作嘛。那么麻烦你告诉我,什么工作可以换?力工和包装工?自动化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哪里还需要那么多的低端劳动力。你也没干过摆摊,没做过生意吧?张口就来?第三产业?中国民生欠账40年,中国的服务业并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劳动就业,这次疫情就将第三产业打回原形,连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也是损失惨重,专家这是吃了多少年干饭才能拍脑袋想出来的馊主意?
5、体制外,退休越晚,死得越早
你是不是没打算让人们干到退休,直接干到死吧,还给国家省了养老金了?在此,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寿命的精算学与退休年龄的关系表,这是由Ephrem Cheng博士(Siao Chung)从寿命和退休年龄的保险统计里研究得出来的重要结论。
退休年龄
平均死亡年龄
50岁
86岁
55岁
83.2岁
60岁
76.8岁
65岁
66.8岁
大家看到了吧,这就是所谓的砖家叫兽和资本家们,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榨干老百姓的最后一滴血。
6、把农业理解为自家菜园子
这位叫兽还说可以去种地,做订单农业。你知道怎么种地么?你知道订单农业是服务什么人的么?它所涉及到的人口数量、阶层和经济规模有多大,你能给出具体的数据么?我可是深入过农垦和农村做过详细调研的,种地是技术活,更是国家命脉,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产业,这里面的道道又多又深,你以为做个直播就能改变农业模式?你以为靠农业旅游就能搞活地方经济?坐办公室吹空调,空调水都进你脑子里了吧?!
一个想通过互联网资本寡头通吃市场价值,以损害百姓生存和社会稳定为代价的互联网大厂资本,国家早就应该站出来给其重重的一击。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下,个体就是散沙一片,只能是资本家们案板上的鱼肉。对于没有社会担当,旨在破坏社会生态的资本寡头们,真希望再来一次三反五反。
----------电商平台的最后一公里----------
要说接触电商平台,我比这位砖家早,对电商的认知更比他深。早在2002年我在广州就见过电商平台,那时候真是全新产业,以至于只有少数的小公司在摸索,连盈利模式都没有,所以我也就没有深入下去。
时间到了2010年,那时候全国社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药店特别多,以至于有的社区能有十多家药店,逢年过节的时候,药店们比谁家的鞭炮和烟花放的多,春节那几天,每家药店门口每天都要堆一堆烟花纸屑,环卫工人都要清理一上午。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我设计策划了第一款基于社区的电商系统和方案,我的这套方案就是直指电商平台的最后一公里发力的。
其实很多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电商平台也是如此,你若想让居民使用你的电商平台,还要在投入产出比上达到平衡,以小搏大,就要贴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是我的电商平台要找一个分布广泛的着力点,那就是社区药店,不仅仅是药店众多这么简单,因为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4G网络,所以药店是当时最好的推广着力点。药店为了利益最大化,不单单是在销售药品上做套,还在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上下功夫,他们也卖各种日常用品和食品,销售额不比一般的小店低,而且他们的积极性要比那些单一脑筋的小店小贩要大的多,这就是我的突破点。从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地推模式回过头来看,我的这一思路确实准确。
软件平台好做,我自己就可以开发个2.0版本,但最重要的是另外两个,一个是生鲜、日杂的渠道商,一个是药品销售代理商。因为,你只有拿下这两个可以合作提供货源和价差的关键渠道,你才能让众多的药店心甘情愿地使用你的平台,因为这样药店也会有订单销售提成,还免去了压货的风险,对于小商人来说,一分钱也是钱,他们是不会拒绝的。
有了前面的基础,我就能拿到每个社区的大部分的居民信息,不仅仅包括电话、年龄、性别等基础信息,你还能通过用户在平台上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等情况,分析出这个社区的人员构成、年龄分布和消费水平等高价值信息。不但能为你的电商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还能在一定规模后,反过来左右供应商的态度,以及获得资本的青睐。
这样的数据平台如果经过几年的推广,覆盖到各个省会城市,然后是一线城市,最后是所有城市,那将掌握全民的信息流,消费的资金流,全国的物流以及无孔不入的放贷,最终反过来指导生产建设。这还都是我在2009年那次项目策划中的几个关键核心点,现在的人都会侃侃而谈,因为这些都已成为现实。
要知道,我这套方案是在2010年提出的,然而,这还只是我规模宏大,完整预案的一个环节延伸而已,那还是在2009年,下一期我将详细介绍我的那套体系,同时也让大家看看资本家的嘴脸是多么的无耻。
为了能够运作起我这套平台,还特意找了朋友帮忙介绍推广,一段时间后朋友介绍了一个老板来见面。记得那天是在一个宾馆大堂里碰的面,经朋友介绍,这位老板的公司是做GIS系统平台的,毕竟懂技术,又和数据有关,应该能听明白,结果在我吧啦吧啦吧啦的讲解一番后,他却问我:“你的盈利点在哪?”我当时愣了一下,盈利模式多清晰啊,流量、广告、差价、融资、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只要落地了,你就可以躺赚了。我一直以为,作为一个与技术和数据有关的公司老板,我这些东西并不难理解,结果是我错了。
后来我总结了这次失败的原因:
一是当时国家刚刚推广4G,当时还没有流量、大数据、互联网金融这些概念,而我是从《管子》中学习了管仲的思想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独创出来的,当时连O2O这个词还都没有呢,甚至连智能手机也没谁见过;
二是我当时太年轻,没有背景和资本,人家打心眼儿里就没瞧得起我,所以他也没有用心去听我的讲解,那天他不过是与朋友办事,顺便见我一下,给朋友一个面子而已;
三是很多人自己水平不行,但凡遇到超出他们自身认知的事物,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而不是“为什么”。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水平有限,就会说“你不行”,最常见的话就是“要从自身找原因”,但他们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例如投资人在泡泡玛特上市前后对其创始人王宁的评价简直判若两人,只要你有钱了,屁都是香的,甚至全国人都会叫你爸爸、国民老公;
四是中国的很多老板都只会抄袭,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没有谁做过并成功了。如果什么都是别人先做成了,还有你什么机会?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同虚设,腾讯不就是靠抄袭起家的么,但大部分老板连抄都抄不明白,所以他们非常惧怕自身认知能力之外的事物。这就是国内众多老板的认知水平,他们的钱不一定是靠自己本事赚来的,你懂的。
当时我认为省会城市的老板可能见识少(我一小城草民的见识比一般的小老板都多),除了靠关系赚外包外,不会有什么真水平,于是我萌生了去北京的念头,不过现实还是打脸了,我错了,北京就是背景。而且,北京的老板也就那么回事,真有本事的也不多。
1、挑动情绪的表述
他首先上来就说批评社区团购是不良情绪和道德绑架,不愧是搞新闻传播的,一开口就先给你定性,给你埋了一个隐形认同的种子。然后再说实体小店的困境与网购无关,找了个资本雄厚的连锁店“芙蓉兴盛”推广的“兴盛优选”做个例,来否定千千万万没有资本背景的小实体店所面临的困境,以证明实体店拥抱互联网是多么的正确。这里他是避重就轻,只讲了互联网的好处,却没说要实现这样一个年营业额300亿规模的连锁店需要什么样的资本条件以及背后看不见的硬件条件。
2、偷梁换柱的话术
然后他又说新技术的兴起虽然能消灭一些岗位,但又能产生更多的岗位。他说这话要么不懂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是多么的复杂,并不是靠一个新技术就能改变的,它需要千千万万的个体和条件共同促成的;要么他就是顾左右而言他,反正社会震荡也侵害不到他的利益。
3、不食人间烟火的叫兽
最有意思的一段是他说那些失业的小商贩可以去开社区小店,前面还说互联网干掉了一大批实体小店,后面又说可以去开社区小店,这样前后矛盾的话你们信么?他的理由是社区小店可以加盟互联网,赚取订单提成,同时还能形成转化率为20%的二次店内购买。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教授,你知道如今的房地产吸食了全社会多少血么?你知道房租有多贵么?你知道你那所谓的转化率连5%都达不到么?你知道有些货是需要你押款囤货还有账期的么?你知道一个小店的位置是如何选择的么?这些我都亲身探店调查过的,比你了解的多。等你们将全国社区的居民数据都拿到手之后,就该将这些小店踢开,自己再开连锁店,垄断12亿低收入群体的活路了吧?
4、不做社会调查的砖家
另外,这位教授又说失业人员可以换工作嘛。那么麻烦你告诉我,什么工作可以换?力工和包装工?自动化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哪里还需要那么多的低端劳动力。你也没干过摆摊,没做过生意吧?张口就来?第三产业?中国民生欠账40年,中国的服务业并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劳动就业,这次疫情就将第三产业打回原形,连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也是损失惨重,专家这是吃了多少年干饭才能拍脑袋想出来的馊主意?
5、体制外,退休越晚,死得越早
你是不是没打算让人们干到退休,直接干到死吧,还给国家省了养老金了?在此,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寿命的精算学与退休年龄的关系表,这是由Ephrem Cheng博士(Siao Chung)从寿命和退休年龄的保险统计里研究得出来的重要结论。
退休年龄
平均死亡年龄
50岁
86岁
55岁
83.2岁
60岁
76.8岁
65岁
66.8岁
大家看到了吧,这就是所谓的砖家叫兽和资本家们,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榨干老百姓的最后一滴血。
6、把农业理解为自家菜园子
这位叫兽还说可以去种地,做订单农业。你知道怎么种地么?你知道订单农业是服务什么人的么?它所涉及到的人口数量、阶层和经济规模有多大,你能给出具体的数据么?我可是深入过农垦和农村做过详细调研的,种地是技术活,更是国家命脉,同时也是非常脆弱的产业,这里面的道道又多又深,你以为做个直播就能改变农业模式?你以为靠农业旅游就能搞活地方经济?坐办公室吹空调,空调水都进你脑子里了吧?!
一个想通过互联网资本寡头通吃市场价值,以损害百姓生存和社会稳定为代价的互联网大厂资本,国家早就应该站出来给其重重的一击。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下,个体就是散沙一片,只能是资本家们案板上的鱼肉。对于没有社会担当,旨在破坏社会生态的资本寡头们,真希望再来一次三反五反。
----------电商平台的最后一公里----------
要说接触电商平台,我比这位砖家早,对电商的认知更比他深。早在2002年我在广州就见过电商平台,那时候真是全新产业,以至于只有少数的小公司在摸索,连盈利模式都没有,所以我也就没有深入下去。
时间到了2010年,那时候全国社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药店特别多,以至于有的社区能有十多家药店,逢年过节的时候,药店们比谁家的鞭炮和烟花放的多,春节那几天,每家药店门口每天都要堆一堆烟花纸屑,环卫工人都要清理一上午。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我设计策划了第一款基于社区的电商系统和方案,我的这套方案就是直指电商平台的最后一公里发力的。
其实很多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电商平台也是如此,你若想让居民使用你的电商平台,还要在投入产出比上达到平衡,以小搏大,就要贴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我的思路是这样的。
首先是我的电商平台要找一个分布广泛的着力点,那就是社区药店,不仅仅是药店众多这么简单,因为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4G网络,所以药店是当时最好的推广着力点。药店为了利益最大化,不单单是在销售药品上做套,还在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上下功夫,他们也卖各种日常用品和食品,销售额不比一般的小店低,而且他们的积极性要比那些单一脑筋的小店小贩要大的多,这就是我的突破点。从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地推模式回过头来看,我的这一思路确实准确。
软件平台好做,我自己就可以开发个2.0版本,但最重要的是另外两个,一个是生鲜、日杂的渠道商,一个是药品销售代理商。因为,你只有拿下这两个可以合作提供货源和价差的关键渠道,你才能让众多的药店心甘情愿地使用你的平台,因为这样药店也会有订单销售提成,还免去了压货的风险,对于小商人来说,一分钱也是钱,他们是不会拒绝的。
有了前面的基础,我就能拿到每个社区的大部分的居民信息,不仅仅包括电话、年龄、性别等基础信息,你还能通过用户在平台上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等情况,分析出这个社区的人员构成、年龄分布和消费水平等高价值信息。不但能为你的电商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还能在一定规模后,反过来左右供应商的态度,以及获得资本的青睐。
这样的数据平台如果经过几年的推广,覆盖到各个省会城市,然后是一线城市,最后是所有城市,那将掌握全民的信息流,消费的资金流,全国的物流以及无孔不入的放贷,最终反过来指导生产建设。这还都是我在2009年那次项目策划中的几个关键核心点,现在的人都会侃侃而谈,因为这些都已成为现实。
要知道,我这套方案是在2010年提出的,然而,这还只是我规模宏大,完整预案的一个环节延伸而已,那还是在2009年,下一期我将详细介绍我的那套体系,同时也让大家看看资本家的嘴脸是多么的无耻。
为了能够运作起我这套平台,还特意找了朋友帮忙介绍推广,一段时间后朋友介绍了一个老板来见面。记得那天是在一个宾馆大堂里碰的面,经朋友介绍,这位老板的公司是做GIS系统平台的,毕竟懂技术,又和数据有关,应该能听明白,结果在我吧啦吧啦吧啦的讲解一番后,他却问我:“你的盈利点在哪?”我当时愣了一下,盈利模式多清晰啊,流量、广告、差价、融资、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只要落地了,你就可以躺赚了。我一直以为,作为一个与技术和数据有关的公司老板,我这些东西并不难理解,结果是我错了。
后来我总结了这次失败的原因:
一是当时国家刚刚推广4G,当时还没有流量、大数据、互联网金融这些概念,而我是从《管子》中学习了管仲的思想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独创出来的,当时连O2O这个词还都没有呢,甚至连智能手机也没谁见过;
二是我当时太年轻,没有背景和资本,人家打心眼儿里就没瞧得起我,所以他也没有用心去听我的讲解,那天他不过是与朋友办事,顺便见我一下,给朋友一个面子而已;
三是很多人自己水平不行,但凡遇到超出他们自身认知的事物,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而不是“为什么”。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水平有限,就会说“你不行”,最常见的话就是“要从自身找原因”,但他们从来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例如投资人在泡泡玛特上市前后对其创始人王宁的评价简直判若两人,只要你有钱了,屁都是香的,甚至全国人都会叫你爸爸、国民老公;
四是中国的很多老板都只会抄袭,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没有谁做过并成功了。如果什么都是别人先做成了,还有你什么机会?国内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形同虚设,腾讯不就是靠抄袭起家的么,但大部分老板连抄都抄不明白,所以他们非常惧怕自身认知能力之外的事物。这就是国内众多老板的认知水平,他们的钱不一定是靠自己本事赚来的,你懂的。
当时我认为省会城市的老板可能见识少(我一小城草民的见识比一般的小老板都多),除了靠关系赚外包外,不会有什么真水平,于是我萌生了去北京的念头,不过现实还是打脸了,我错了,北京就是背景。而且,北京的老板也就那么回事,真有本事的也不多。
- 上一篇: “韩国亚马逊”Coupang提交IPO
- 下一篇: 打破寡头垄断格局?央行继续发力,支付行业也只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