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2022预算大公开“国防七子”经费暴增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862次 时间:2022-06-03
很快啊,又到了全国高校 2022 年度经费大公开的日子。
今年排第一的仍然是清华大学,预算足足达到 362 亿元,甩开第二名 100 亿。
要知道,去年清华的预算就有 317 亿元,光是这增加的 45 亿元,就相当于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一整年的经费预算……
[全国高校 2022 预算大公开:“国防七子”经费暴增,清华再增 45 亿,甩第二名 101 亿]
第二名也不是北京大学,而是浙江大学,全年预算达到 261 亿元。相比之下,今年北大的预算还下降了 2 亿元……
总体来说,2022 年共有 20 所高校总预算超百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厦门大学是其中两所新晋“选手”。
“国防七子”的预算,也都相应增长了不少。
除此之外,地方高校表现抢眼,比如深圳大学预算 80 亿(本部预算 56 亿),在全国 700 多所高校预算排名中,它一举挤进前 30,在一众 985/211 大学中非常惹眼。
所以,各大高校的预算经费都是怎么来的?不同高校之间的预算差异,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钱具体会被花到哪儿去?
清华再增 45 亿
整体来看,“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据绝对优势,理工科院校经费多于文科,但大部分都有所增长。
前五分别是:清华大学(362.11 亿元),浙江大学(261.03 亿元),北京大学(219.29 亿元),上海交通大学(204.20 亿元),中山大学(193.05 亿元),再加上 171.55 亿元的复旦大学,这 6 所高校已经连续三年霸榜。
一般来说,高校经费除了财政拨款,还包括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这三大部分。
事业收入:指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又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
教育事业包括学费、住宿费、委托培养费、考试考务费、培训费和其他教育事业收入,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科研事业收入包括通过承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进行科技咨询等取得的收入。
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捐赠收入、租金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现金盘盈收入等。
以去年年度总预算 317 亿元、本年度总预算再增 45 亿元的清华大学为例,其涉及的预算部门不仅包括清华大学本级,还包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北京市清华洁华幼儿园。
清华大学今年年全部 362 亿元经费,有 57 亿来自一般公共预算拨款(也就是财政拨款,比去年多了 13.6 亿),6 亿来自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137 亿来自事业收入 (比去年增加 10.7 亿);60 亿来自其他收入(比去年增加 2.7 亿)。
[全国高校 2022 预算大公开:“国防七子”经费暴增,清华再增 45 亿,甩第二名 101 亿]
从中可以看出财政拨款占比并不是最多的。
而且一般来说,相同级别的高校分到的拨款一般不会差太多,比如浙江大学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为 41.59 亿元,北京大学约为 51.71 亿元。
真正造成差异的还是高校自己“赚”的钱,也就是占大头的事业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比如今年浙江大学事业收入约为 91.50 亿元,北京大学今年事业收入“只”有约 71.22 亿元,分别比清华少了 46 亿元、66 亿元。
(这差值都快赶上 / 已经赶上它们一年的财政拨款了。)
再回到清华大学本年度收入预算上来,以上几项加起来才约 255 亿,剩下的 100 亿来自哪?
答案是上年结转。
[全国高校 2022 预算大公开:“国防七子”经费暴增,清华再增 45 亿,甩第二名 101 亿]
以及相比起来少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597.8 万元)。
(非财政拨款结余,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根据上表,清华大学 2021 年结余 106 亿,占比仅次于最多的事业收入;而清华去年总经费为 317 亿,等于将近 1/3 的巨款还没花完。
这,合理吗?
其实这主要是未完成科研项目带来的影响。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研究的完成时限为 3-5 年,应用对策研究的完成时限为 2-3 年。因此,这部分支出很难在当年就结算清楚。除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年也结转约 100.89 亿元,北京大学结转 56.28 亿元。
那么,清华大学这这 362 亿又打算花在哪儿?
[全国高校 2022 预算大公开:“国防七子”经费暴增,清华再增 45 亿,甩第二名 101 亿]
还是这张表,我们聚焦支出部分,可以看见一共分为九大项,最大的为教育支出,足足 250 亿,占到全部支出的快 70%,且相比去年增加了约 40 亿元。
除去继续结转下年的 73.8 亿,依次往下排就是卫生健康支出(17 亿)、科学技术支出(8.6 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 亿)、住房保障支出(4.7 亿)以及资源勘探工业信息支出(1.1 亿)等。
具体来看,各大项支出又分为小学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在教育支出中占 85%)以及来华留学教育支出、教师进修、机构运行、实验室及相关设施、高技术研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燃料处置基金、公积金、购房补贴、彩票公益金等等大小项目。
ps. 一个有意思的算法,如果不看这些预算的用途,直接把它们均摊到每个在校师生 + 学生的头上,人均能分到多少?
嗯,现有 63773 名师生的清华大学平均每人约为 56.78 万元,仍然稳坐第一名。
今年排第一的仍然是清华大学,预算足足达到 362 亿元,甩开第二名 100 亿。
要知道,去年清华的预算就有 317 亿元,光是这增加的 45 亿元,就相当于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一整年的经费预算……
[全国高校 2022 预算大公开:“国防七子”经费暴增,清华再增 45 亿,甩第二名 101 亿]
第二名也不是北京大学,而是浙江大学,全年预算达到 261 亿元。相比之下,今年北大的预算还下降了 2 亿元……
总体来说,2022 年共有 20 所高校总预算超百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厦门大学是其中两所新晋“选手”。
“国防七子”的预算,也都相应增长了不少。
除此之外,地方高校表现抢眼,比如深圳大学预算 80 亿(本部预算 56 亿),在全国 700 多所高校预算排名中,它一举挤进前 30,在一众 985/211 大学中非常惹眼。
所以,各大高校的预算经费都是怎么来的?不同高校之间的预算差异,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钱具体会被花到哪儿去?
清华再增 45 亿
整体来看,“双一流”建设高校占据绝对优势,理工科院校经费多于文科,但大部分都有所增长。
前五分别是:清华大学(362.11 亿元),浙江大学(261.03 亿元),北京大学(219.29 亿元),上海交通大学(204.20 亿元),中山大学(193.05 亿元),再加上 171.55 亿元的复旦大学,这 6 所高校已经连续三年霸榜。
一般来说,高校经费除了财政拨款,还包括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这三大部分。
事业收入:指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其中又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
教育事业包括学费、住宿费、委托培养费、考试考务费、培训费和其他教育事业收入,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科研事业收入包括通过承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协作、进行科技咨询等取得的收入。
其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捐赠收入、租金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现金盘盈收入等。
以去年年度总预算 317 亿元、本年度总预算再增 45 亿元的清华大学为例,其涉及的预算部门不仅包括清华大学本级,还包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北京市清华洁华幼儿园。
清华大学今年年全部 362 亿元经费,有 57 亿来自一般公共预算拨款(也就是财政拨款,比去年多了 13.6 亿),6 亿来自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137 亿来自事业收入 (比去年增加 10.7 亿);60 亿来自其他收入(比去年增加 2.7 亿)。
[全国高校 2022 预算大公开:“国防七子”经费暴增,清华再增 45 亿,甩第二名 101 亿]
从中可以看出财政拨款占比并不是最多的。
而且一般来说,相同级别的高校分到的拨款一般不会差太多,比如浙江大学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为 41.59 亿元,北京大学约为 51.71 亿元。
真正造成差异的还是高校自己“赚”的钱,也就是占大头的事业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比如今年浙江大学事业收入约为 91.50 亿元,北京大学今年事业收入“只”有约 71.22 亿元,分别比清华少了 46 亿元、66 亿元。
(这差值都快赶上 / 已经赶上它们一年的财政拨款了。)
再回到清华大学本年度收入预算上来,以上几项加起来才约 255 亿,剩下的 100 亿来自哪?
答案是上年结转。
[全国高校 2022 预算大公开:“国防七子”经费暴增,清华再增 45 亿,甩第二名 101 亿]
以及相比起来少到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的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597.8 万元)。
(非财政拨款结余,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根据上表,清华大学 2021 年结余 106 亿,占比仅次于最多的事业收入;而清华去年总经费为 317 亿,等于将近 1/3 的巨款还没花完。
这,合理吗?
其实这主要是未完成科研项目带来的影响。
一般来说,基础理论研究的完成时限为 3-5 年,应用对策研究的完成时限为 2-3 年。因此,这部分支出很难在当年就结算清楚。除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年也结转约 100.89 亿元,北京大学结转 56.28 亿元。
那么,清华大学这这 362 亿又打算花在哪儿?
[全国高校 2022 预算大公开:“国防七子”经费暴增,清华再增 45 亿,甩第二名 101 亿]
还是这张表,我们聚焦支出部分,可以看见一共分为九大项,最大的为教育支出,足足 250 亿,占到全部支出的快 70%,且相比去年增加了约 40 亿元。
除去继续结转下年的 73.8 亿,依次往下排就是卫生健康支出(17 亿)、科学技术支出(8.6 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 亿)、住房保障支出(4.7 亿)以及资源勘探工业信息支出(1.1 亿)等。
具体来看,各大项支出又分为小学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在教育支出中占 85%)以及来华留学教育支出、教师进修、机构运行、实验室及相关设施、高技术研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燃料处置基金、公积金、购房补贴、彩票公益金等等大小项目。
ps. 一个有意思的算法,如果不看这些预算的用途,直接把它们均摊到每个在校师生 + 学生的头上,人均能分到多少?
嗯,现有 63773 名师生的清华大学平均每人约为 56.78 万元,仍然稳坐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