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启动一个大工程!东数西算”到底是个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731次 时间:2022-02-19
“东数西算”来了。
这是中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
那么,到底什么是“东数西算”?“东数西算”怎么建?又会给中国经济、企业和老百姓带来什么利好?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采访,对此进行解读。
什么是“东数西算”?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中,“数”指的是数据(大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计算能力。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对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表示,简单来说,“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新基建),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
最近的新概念还真层出不穷,除了之前的碳中和、元宇宙,后面又蹦出来数字经济、土壤普查这些概念,弄得大家都开始晕头转向的,怎么现在概念出的这么频繁?
听过“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现在又蹦出来个“东数西算”,这又是啥意思?
想起去年的碳中和,可算是引领了去年一整年的“潮流”,而碳中和也被称为“30年内的大工程”。如今“东数西算”又出来了,而这一次,也是被喻为全国性大工程。
在2022年2月17号,多个部门同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上去年12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获得批复,“东数西算”8大算力枢纽和10个集群全部落地。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是啥概念?
以前听过南水北调,是因为北方水量比南方少,所以把南方的水给调取去北方。如今北方东部地区,如上海、苏州、浙江等地,现在人口众多,如果用来发展工业,或者用大量土地用于存储大型设备,就有点划不来了。但我们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较为丰富,再加上西部等地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更有优势,所以西部地区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而东数西算里的“数”即指数据,“算”则是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其实也是为了以后的“共同富裕”这个概念。西部部分地区依旧还是处于落后,可能有些大山里的孩子,连手机都没有见过,甚至连电灯都没有。而这次将东部地区“溢出来”的科技都分配给西部地区,让大家共同可以使用更便宜、更简单的高智能设备。这也是为了以后我们的“星链计划”做准备。
建成后,西部数据中心将主要负责处理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而东部枢纽则处理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两个地方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把最优效果做出来。
而这次的大工程将对土建工程、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等诸多产业链带来推动。
为什么要“东数西算”?
余少华指出,“东数西算”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战略布局,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经济活动产生大量数据,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持。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一般都缺电、缺水,人工费用相对较高。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余少华指出,数据中心耗能较高、消耗的水资源较多,但是东部地区能源、水资源、土地等资源提供的压力不断加大,发展数据中心受限,而西部地区电力等能源资源丰富,电价便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空间资源广阔,可以满足东部地区算力的大量需求,因此,“东部”和“西部”的互补性极强。“东数西算”也应运而生,有助于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资料图:一名参观者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互动性磁力翻转屏前进行体验。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东数西算”有什么意义?
在余少华看来,“东数西算”在解决诸多问题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能源和水资源问题。西部所拥有的能源和水资源按经济发展需求量计算相对较多(数据中心的散热需要大量的水),价格便宜,东部能源紧张,电力成本高。加上东部地区因人口稠密一般都缺水,在西部建立数据中心,可以节省很多能源的不必要的传输,降低成本。
第二,“东数西算”可以拉动西部数字经济发展。中国一直希望东部带动西部经济发展,但是靠传统的方式比较难,而数字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核心点,“东数西算”能有效带动西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有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平衡与协调发展。
第三,“东数西算”有助于减碳,实现绿色发展。中国已经提出了“双碳”目标,现在东部碳排放远远大于西部(即使同一个省份,一般也是如此),已经快趋近于饱和或超标,能耗指标紧张,而西部地区火电、水电、风电等能源相对丰富,因此,西部地区承接数据中心,就近消纳西部能源和水资源,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促进节能减排。
“东数西算”怎么建?
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通过在全国布局8个算力枢纽,引导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向枢纽内集聚,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围绕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别是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芜湖集群、韶关集群、天府集群、重庆集群、贵安集群、和林格尔集群、庆阳集群、中卫集群。
国家发改委指出,一方面,加快推动数据中心向西大规模布局,特别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另一方面,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西部数据中心并不能满足所有算力需求。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
余少华提醒,“东数西算”要避免一哄而上,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投资。一方面要克服技术问题,确保不同主体在技术层面对接更精准、顺畅;一方面,要在指标、标准和规范方面做更多工作,确保高标准、严要求。“东数西算”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一个长期战略,要开好局,起好步,不能太急。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发展,数据爆炸式增长和计算模型日趋复杂,人们对算力的需求呈高速增长态势,西部也需要有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同时要做好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制定工作。社会各个层面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给予更多时间和耐心。
据悉,为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发展,在当前起步阶段,8个算力枢纽内规划设立了10个数据中心集群,划定了物理边界,并明确了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比如,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有显著提升。
“东数西算”带来哪些利好?
消息公布后,股民率先享受到了“东数西算”工程的红利,相关概念股纷纷涨停。
余少华认为,“东数西算”会带来重大利好,因为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相关产业链的企业都会从中受益,给计算机、通信、光电器件、基础软件等企业带来更多机会,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就业。
另外,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大,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每年将新增4000亿元以上相关投资。
余少华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通过数字经济的带动,克服能源、碳排放、水资源的短板,来拉动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这是中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
那么,到底什么是“东数西算”?“东数西算”怎么建?又会给中国经济、企业和老百姓带来什么利好?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采访,对此进行解读。
什么是“东数西算”?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中,“数”指的是数据(大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计算能力。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少华对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表示,简单来说,“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新基建),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
最近的新概念还真层出不穷,除了之前的碳中和、元宇宙,后面又蹦出来数字经济、土壤普查这些概念,弄得大家都开始晕头转向的,怎么现在概念出的这么频繁?
听过“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现在又蹦出来个“东数西算”,这又是啥意思?
想起去年的碳中和,可算是引领了去年一整年的“潮流”,而碳中和也被称为“30年内的大工程”。如今“东数西算”又出来了,而这一次,也是被喻为全国性大工程。
在2022年2月17号,多个部门同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加上去年12月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获得批复,“东数西算”8大算力枢纽和10个集群全部落地。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东数西算是啥概念?
以前听过南水北调,是因为北方水量比南方少,所以把南方的水给调取去北方。如今北方东部地区,如上海、苏州、浙江等地,现在人口众多,如果用来发展工业,或者用大量土地用于存储大型设备,就有点划不来了。但我们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较为丰富,再加上西部等地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更有优势,所以西部地区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而东数西算里的“数”即指数据,“算”则是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其实也是为了以后的“共同富裕”这个概念。西部部分地区依旧还是处于落后,可能有些大山里的孩子,连手机都没有见过,甚至连电灯都没有。而这次将东部地区“溢出来”的科技都分配给西部地区,让大家共同可以使用更便宜、更简单的高智能设备。这也是为了以后我们的“星链计划”做准备。
建成后,西部数据中心将主要负责处理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而东部枢纽则处理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两个地方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把最优效果做出来。
而这次的大工程将对土建工程、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等诸多产业链带来推动。
为什么要“东数西算”?
余少华指出,“东数西算”是中国的一个重大战略布局,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经济活动产生大量数据,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持。但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一般都缺电、缺水,人工费用相对较高。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余少华指出,数据中心耗能较高、消耗的水资源较多,但是东部地区能源、水资源、土地等资源提供的压力不断加大,发展数据中心受限,而西部地区电力等能源资源丰富,电价便宜;水资源相对丰富、空间资源广阔,可以满足东部地区算力的大量需求,因此,“东部”和“西部”的互补性极强。“东数西算”也应运而生,有助于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
资料图:一名参观者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互动性磁力翻转屏前进行体验。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东数西算”有什么意义?
在余少华看来,“东数西算”在解决诸多问题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能源和水资源问题。西部所拥有的能源和水资源按经济发展需求量计算相对较多(数据中心的散热需要大量的水),价格便宜,东部能源紧张,电力成本高。加上东部地区因人口稠密一般都缺水,在西部建立数据中心,可以节省很多能源的不必要的传输,降低成本。
第二,“东数西算”可以拉动西部数字经济发展。中国一直希望东部带动西部经济发展,但是靠传统的方式比较难,而数字经济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核心点,“东数西算”能有效带动西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有助于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区域平衡与协调发展。
第三,“东数西算”有助于减碳,实现绿色发展。中国已经提出了“双碳”目标,现在东部碳排放远远大于西部(即使同一个省份,一般也是如此),已经快趋近于饱和或超标,能耗指标紧张,而西部地区火电、水电、风电等能源相对丰富,因此,西部地区承接数据中心,就近消纳西部能源和水资源,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促进节能减排。
“东数西算”怎么建?
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通过在全国布局8个算力枢纽,引导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向枢纽内集聚,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围绕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别是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芜湖集群、韶关集群、天府集群、重庆集群、贵安集群、和林格尔集群、庆阳集群、中卫集群。
国家发改委指出,一方面,加快推动数据中心向西大规模布局,特别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承接。另一方面,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西部数据中心并不能满足所有算力需求。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
余少华提醒,“东数西算”要避免一哄而上,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投资。一方面要克服技术问题,确保不同主体在技术层面对接更精准、顺畅;一方面,要在指标、标准和规范方面做更多工作,确保高标准、严要求。“东数西算”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一个长期战略,要开好局,起好步,不能太急。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发展,数据爆炸式增长和计算模型日趋复杂,人们对算力的需求呈高速增长态势,西部也需要有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同时要做好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制定工作。社会各个层面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给予更多时间和耐心。
据悉,为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发展,在当前起步阶段,8个算力枢纽内规划设立了10个数据中心集群,划定了物理边界,并明确了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比如,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有显著提升。
“东数西算”带来哪些利好?
消息公布后,股民率先享受到了“东数西算”工程的红利,相关概念股纷纷涨停。
余少华认为,“东数西算”会带来重大利好,因为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相关产业链的企业都会从中受益,给计算机、通信、光电器件、基础软件等企业带来更多机会,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就业。
另外,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大,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每年将新增4000亿元以上相关投资。
余少华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通过数字经济的带动,克服能源、碳排放、水资源的短板,来拉动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增长。